-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北  京上海天津重庆浙江江苏广东河北山东福建
内蒙古湖北江西山西云南贵州海南四川陕西湖南
黑龙江吉林辽宁宁夏新疆安徽广西青海甘肃河南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首  页 公司简介 注册途径 商标知识 经典案例 商品分类 商标公告 驰名商标 商标维权 商标交易 国际注册 专利知识
网站导航 商标新闻 商标注册 法律法规 申请书式 商标设计 商标审查 专项执法 品牌策划 海关备案 加盟合作
 网站首页>>天下新闻 http://www.12345tm.com
 
河南商标注册代理--“听歌权”不是免费的借口
2013年11月6日   中国商标总网  浏览次数:  编辑: 黑龙江
 
    
    某网站进行的在线调查显示,约近八成网友反对网络音乐收费。这个结果并不出人意料:毕竟,吃惯了“免费午餐”后再“自掏腰包”,这种转变对大多数人来讲都不容易。

  但部分网友给出的不付费理由却值得商榷,其中有个流行的解释是:音乐收费违背了互联网精神,剥夺了网友的“听歌权”。这种观点认为,互联网的诞生,就是基于开放、共享的精神,虽然保护网络音乐版权是正确的,但不能因此伤害了互联网的共享精神,更不能侵犯广大网友的“听歌权”。

  乍听起来,这个理由颇有“时代气息”,但细想后发现实在经不起推敲。首先,开放、共享的精神并不意味着互联网上的资源都应该免费获取,否则互联网就成了版权保护的“法外之地”。其次,法律上并不存在所谓的“听歌权”概念。退一步讲,即便存在这种权利,也并不意味着“听歌权”在权利等级上就天然大于音乐作者的著作权。因此,以“开放、共享”和“听歌权”为由,认为网络音乐不应收费的主张,实在难以令人信服。

  但上述观点能够在网络上大行其道,并受到不少网民的追捧,也反映出一种值得关注的社会现象:随着人们维权意识的提升,越来越多的人希望借助法律法规保护自身权益。这本是一件好事,但在这一过程中,许多看似有理有据,实则牵强附会,甚至与法律精神南辕北辙的观点也大量产生。某种意义上,所谓的网络“听歌权”就是一例。

  近期另外一个类似的案例是,我国部分城市加大对“中国式过马路”的惩罚力度,希望借此改掉陋习,改善交通秩序。不料,这样一件正当的好事居然会在网络上遭到许多人的质疑。有观点认为,政府这是“小题大做”,是“行政资源的浪费”;更有所谓“意见领袖”提出,“政府应将更多公共资源用于改善交通设施,或者严惩腐败,而不是跟‘弱势的市民’过不去。”

  将政府治理交通秩序说成“跟市民过不去”,对此类观点实在应该予以警惕。因为这并不是真正的“辨法理、明是非”,而是希望借助人群数量优势,通过占据所谓的“道德制高点”,给法律法规的执行造成强大舆论压力。若这种貌似客观公正,甚至“为民代言”的观点大行其道,对法律的严肃执行、政府的行政效力都会造成伤害,最终受损的将是整个社会。



















如对本网站转载内容有异议请书面通知本公司 
龙信联城国际知识产权代理(北京)有限公司  
电话:010-57268555






来源:中工网-经济日报

 
【在线交流】 【打印】 【关闭】
 
8分钟留言回复!
  点击这里和我在线交流
 
 
 
 
 
 
 
 
商标注册代理
商标注册公司
专利代理公司
香港公司登记
国内公司登记
版权登记代理
网站建设推广
商标注册代理
商标注册公司
专利代理公司
香港公司登记
国内公司登记
版权登记代理
网站建设推广
企业形象策划...
 友情链接 :
中国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
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中国商标网
黑龙江省工商行政管理局
哈尔滨市工商行政管理局
中国商标总网 · 广告服务 · 商标代理 · 本站顾问 · 支付方式 · 申请会员 · 英才招聘 · 意见投诉 · 本站律师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隐私保护 版权所有 中国商标总网 保留所有权利
联系电话:13936578139 E-mail:835760999@qq.com
北京市西城区茶马西路(中国国家商标局数字大楼后身300米)
对本站有任何建议、意见或投诉,请点这里在线提交.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
黑ICP备2023001981号-1
关键词:中国 龙助企 黑龙江哈尔滨商标注册代理公司 事务所
联盟网站: 中国商标总网;商标注册网商标注册代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