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商标注册代理--新乡:知识产权让城市焕发活力——走进第二批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 |
2014年1月7日 中国商标总网 浏览次数: 编辑: 商标总网 |
“新乡地上无资源,地下无矿产。这就决定了我们必须依靠技术创新,要把知识产权工作作为经济转型攻坚战的重要抓手,才能实现使新乡常新的目标。”河南省新乡市常务副市长王治通在接受中国知识产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新乡市成为第二批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这让新乡站在更高的起点上,进一步推动创新和知识产权工作的开展。
促进全面发展
据介绍,2009年,新乡市被确定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创建城市,市政府先后出台了《关于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的意见》《新乡市自主创新工作目标考核办法》等政策,将知识产权工作纳入对县区政府的考核体系,将专利申请总量和发明专利申请量作为重要考核指标。在示范创建期间,全市知识产权专项经费由100万元增加至890万元,全市所辖8个县(市)区都成立了知识产权局,实现了机构、人员、经费三落实,促进了全市知识产权工作的快速发展。
新乡以知识产权优势区域、优势企业创建,产业集聚区专利“消零”专项行动等为抓手,提高企业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能力。此外,新乡还发挥高校数量居全省第2位、科技资源相对集中的优势,大力实施产学研结合工程,逐步形成了政府引导、企业为主、金融机构和社会广泛参与的多元化、多渠道的科技投入、研发体系。全市省级优势企业数量、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均位居全省前列。
目前,新乡市已形成新飞电器、金龙集团、科隆电器、卫华起重、太行振动等一批知识产权优势明显、核心竞争力强的企业。3年的示范城市创建工作,使得新乡市一批企业借助知识产权的力量脱颖而出。
亚洲最大的血液制品企业新乡华兰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拥有核心技术发明专利12件,率先在全世界研制出甲型H1N1流感疫苗。该公司年产甲型H1N1流感疫苗3.2亿人份、乙型肝炎疫苗1000万人份,甲流疫苗产能占据全球市场的半壁江山。该市的金龙精密铜管集团拥有180余件专利,参与制定4个国家标准,近年来通过专利入股、技术总承包、品牌扩张等形式,兼并、托管国内同行企业8家,并成功在墨西哥、美国建立分厂,成长为世界规模最大的精密制冷铜管生产企业,年销售收入达318亿元。
一组数据彰显了新乡市创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前后知识产权工作质和量的巨大变化:专利申请量比试点城市结束时增长82%,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增长114%,专利授权量增长98%,每万人口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的增长率为45.68%,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全市已拥有驰名商标16件,著名商标137件,数量均在全省排名第2位。
加大服务力度
加强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加强专利行政执法,推进知识产权维权援助,是新乡市知识产权工作的一大亮点。2009年以来,新乡市成立了中国(新乡)专利展示交易中心,收录展示各类专利项目3000多项。该市还成立了中国(新乡)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中心。市知识产权局创造性地牵头建立了晋、冀、鲁、豫四省八市跨区域专利行政联合执法机制,开通了“企业绿色维权通道”,协助非辖区企业调查取证,建立成员单位辖区内的企业知识产权保护信息数据库,为非辖区企业提供异地维权帮助,其经验和可贵的探索受到了国家知识产权局的高度评价。
2012年,该市以商品生产和流通环节中的专利侵权案件为突破口,案件办理突出快审、快结的特点,调处专利侵权案件74起。当年,新乡市知识产权局荣获全国知识产权系统执法保护先进集体称号;在国家知识产权局“5·26专利执法推进工程”单位中,该市局绩效考核位居全国副省级城市及地级市第15名;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举报投诉工作绩效考核排名位于东部地区第3名,树立了新乡良好的知识产权保护城市形象,促进了新乡经济社会的强劲、持续和协调发展。
“新乡虽然获得了示范城市这块牌子,但我们知道,新乡的知识产权拥有量与国内先进地市还存在差距,在知识产权管理等方面还有薄弱环节。”新乡市市委书记李庆贵告诉记者,今后,市委、市政府将以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为新的起点,进一步加大知识产权工作的支持力度,完善知识产权工作体系的建设,突出知识产权在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中的重要作用,强化知识产权在特色产业和战略新兴产业中的创造和推动作用,使新乡市的知识产权事业为建设幸福新乡和中原强市发挥更大的作用。
如对本网站转载内容有异议请书面通知本公司 龙信联城国际知识产权代理(北京)有限公司 电话:010-57268555
来源:知识产权报
|
|
|